你好,欢迎来到丹阳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!
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爱心热线:0511-86522335

提倡一个“善”字

2015-04-09 11:29:01   来源:   点击:

  “以人为本”这一响亮的理念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普及开来,达成共识,可喜可贺!发展要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人又以什么为“本”呢?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,人,应当以“善”为本。

  古人对“善”字的价值判断有三点:一是把“善”看作“大”。《孟子》便说: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二是把“善”看作“宝”。在《孟子》之前,孔子也说:“惟善以为宝。”三是把“善”看作“乐”。宋人罗大经说:“为善最乐。”“大”、“宝”、“乐”三个字是中国人对“善”的评价,够高的了。

  联系中国当前情况,针对恶性案件增加、“恶”在一些地方恶性膨胀的严酷现实,我还想再加一个字:急。提倡“善”既是长远之计,也是当务之急。

  善,一直是中国人行为的准则。“善人者,人亦善之”。你善,我善,大家善,人与人之间便能形成良性互动,整个社会容易向和谐、有序的方向发展。

  当然,要与人为善,有时候难免会做出牺牲。因此,行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俗话说:“善门难开,好人难做。”因此,有人把行善比作爬山,说:“从善如登”,很有道理。可是,有人仍觉得把行善简单地比作登山还不过瘾,又进一步指出:“从善如负重登山”,足见行善之艰难了。

  善事难做,难就难在正因其善,人家就利用你的善来欺负你。这就是常被人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“善人好欺,善马好骑。”越是好骑越是有人骑,以至于把你累死。不过,真正具有善心的人,决不会因为有人欺、有人骑在头上而变得不善。相反的,恰恰是把“欺”和“骑”看作对善的考验。“天若不降严霜,松柏不如蒿草”。在因为行善而招人欺负的情况下还继续发善心、做善事,那才是大善、高善啊!不用说,善者也应当敢于同恶作斗争。恶是善的对立面。“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”。不破不立,不去恶,难为善。去恶也是为善,是为善扫除障碍。

  说善事难做,还因为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,难的是坚持不断地做善事。“人之为善,百善而不足”。“终身为善不足”。意思是:一个人做一百件、做一辈子善事还不能说已经做到了顶。

  人的力量有大小。做善事并非只是富人的事。无力捐大钱的人照样可以做很多善事。善事首先应当从小事做起。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行善不仅表现在重大的捐赠仪式上,更重要的是,还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,表现在田野上,表现在公共汽车里。无力做大善事的人应当多做小善事,做过大善事的人也应当多做小善事。“勿疏小善,方恢大略”。成大事者,从不放弃做小善事。常做小善事,方能增加大事的辉煌。

  做善事还包括说善言。“善言良语三冬暖,恶言冷语六月寒”。善言能给人以温暖,给人以慰藉和力量。有人说善言是耍嘴皮子。不对!言为心声,善言是善心的流露。“善言一句,可回千金之怒”。如果人人都善言百句呢?那岂不就是社会稳定、天下太平了!

  对善事要充分鼓励,广为宣传。话分两头说,对做善事的人来讲,不必计较宣传与否。“善欲人见,不是真善”。真正善良的人,人前人后一个样,别人鼓励不鼓励一个样。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。另一方面,对他人来讲,对宣传机器来讲,不能埋没善事。“闻善以相告也”。听见了有人做善事,报纸应当用大号字发表,电视应当在黄金时间播出。媒体应当是善事的千里眼、顺风耳,是善者的高音喇叭。只有加强宣传,让全社会看到“善盈而后福”,才能激励人们向善者看齐,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做善事的风气。

  “人之善恶非性也”。任何人的善心都不是娘胎里带来的,都是潜移默化,耳濡目染,陶冶出来的。中国是铸“善”的大熔炉。愿一个大写的“善”字铭刻在千百万人心上,落实在千百万人的行动中。

  (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、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)


上一篇:中国古代的三大募资方式
下一篇:中国慈善筹资历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