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支生命盼儿“重生”
2015-04-03 10:19:48 来源:丹阳日报 点击:
透支生命盼儿“重生”
2015-01-21 菀滢 尹媛 文/摄
满面愁容的吴汉良、殷翠英老两口
吴汉良的一部分病例、药和缴费单
“身体健康”、三代同堂”、共享天伦”等等这些寻常的幸福字眼对于陵口镇张家村的吴汉良来说,已然成了奢望。三个多月前,73岁的吴汉良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,但由于受经济条件所限,他的手术只被“承诺”——在药物辅助下可保生命六个月无虞。已经一贫如洗的家庭突然又遭到了致命打击,正值年华的儿子吴国锁又查出患有尿毒症,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肾。这位老实了一辈子的古稀农民面对自己、面对患儿、面对家庭老泪纵横,在人生剩下的时光里,他愿意—— 透支生命盼儿“重生”
不算宽阔的乡间小道弯弯曲曲绕了多回,才终于在陵口新庙张家村入口不远处寻到了吴汉良的家。外表并不过于破败的房子,吴汉良模糊记得是多年前儿子结婚时“咬咬牙”装修的,然而大门一开,屋内的“空”、“旧”、“暗”顿时映入来者眼眶,“家徒四壁”不过如此。得知来人是记者,吴汉良勉强从角落里拖出了几张还算结实的矮凳,老伴殷翠英再三整了整满是补丁、被眼泪染湿的外套,二人在邻居洪春英的安抚下略略掩了愁容哀色,缓缓道出了他们的无奈与诉求……
尿毒症小儿:瞒不住的“突降”之祸,无助二老在家抹泪
1月3日,大多数人还紧抓着这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及时休息行乐,可对于吴汉良、殷翠英老两口来说,这一日却是忐忑不安的开始。“国锁身体一直不是太好,四五年前得过脑梗,肾也有些毛病,不过因为一直在吃药,也没有特别严重,平时还能打打零工挣些家用。可是,前些日子他老说身子不舒服,上厕所也老喊痛,还出血。3号那天儿媳妇爱芳陪着他去了医院,结果一直就没回来。”吴汉良告诉记者,儿媳后来打了一个电话回来,说国锁是得了重感冒,但因为体质太弱,医生让住院观察几天。
一开始,老两口也信了儿媳的话。可是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却依然盼不回儿子儿媳,吴汉良和老伴心里愈渐慌乱起来。
几日后,吴国锁的姐姐帮着回家取换洗衣物等物件,看着女儿红肿的双眼以及言语间的支支吾吾,老两口当即觉察到不对,追问之下才得知儿子已被确诊为尿毒症,必须通过换肾才能延续生命。“女儿被我们追问的没办法,才边哭边说,3号那天国锁先是到了陵口卫生院,后来医生建议去丹阳城里,结果在城里做完检查后,医生说只有换肾这一个法子,又建议着去大城市瞧瞧。随后的几天,爱芳又陪着国锁去了南京,而医生的答复与丹阳一样,只有换肾才能保命。”考虑到经济上的无能为力,吴国锁和陈爱芳夫妇商议后又回到了丹阳人民医院,边想办法筹钱等肾源,边暂靠药物支撑生命。
自从得知了儿子患病的事实,吴汉良和老伴便再也没有一刻的平静安宁。“前些日子我就发现这老两口不对劲,虽说往常也都是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地待在家,可我就感觉出不一样了。而且,好几次我来串门,都看到他们俩偷偷地在抹眼泪。”洪春英和吴汉良一家做了几十年邻居,关系一直比较好,她说,虽然知道吴家条件一直不太好,但这却是她第一次看到老爷子落泪。
心脏病老父:“四分之一”的手术,六个月的生命“保质期”
洪春英告诉记者,吴汉良一家五口人,除了小孙女菲菲是健健康康的,其余四人身体都不好。“老爷子心脏一直不好,几个月前才做了支架手术;老太太既有高血压,又有糖尿病,这两年因为操心的事太多脑筋也时常不清楚;小吴前几年得了脑梗,肾又不好;小吴媳妇爱芳也有高血压,体质也一直弱,总之,四个人都是常年不能断药的。”吴汉良一家并不能像其他乡亲邻里一样人人在外做工挣钱,但老两口忙地里、小两口打零工的立身方式却也能让一家人团团圆圆地知足生活着。
2014年9月的一天,正在吃晚饭的吴汉良突然晕了过去,经过及时送医抢救才清醒过来,但医生却明确告知,吴汉良必须通过手术植入四根支架才能保证心脏无恙。
“因为四个人都要吃药,儿子儿媳挣钱又不多,所以并没什么积蓄。
一下子动手术做四根支架,家里实在负担不起,所以在我的坚持下,儿子儿媳跟医生商量了决定先植一个支架,等缓一段时间有余钱了再做剩下的。”吴汉良说,虽只做了一个支架,手术费加上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费,总共也花了四、五万,家里更是一贫如洗了。
“当时我出院的时候,医生再三关照,说做一个支架只能保证我在吃药辅助治疗的情况下,能健康地生活6个月,再往后便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了。”吴汉良不无苦涩地说,原本一家人还期待着能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更努力、再奋斗一番,希望能尽快筹到自己手术的费用,然而,命运之神却一再考验这家人。吴汉良还没等到自己能够手术的日子,儿子吴国锁却已入院亟待救治。
极贫困一家:三顿变一顿的“保命药”,“挤”出儿子的医药费
“儿子儿媳打工挣的钱一直都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,虽然钱并不多,但一家人勤勤俭俭地过日子,也是足够的了。”吴汉良和老伴殷翠英虽已都年逾古稀,但劳动了大半辈子的二人平日里也并不愿意“闲”在家里,觉得身体状况允许时也总会下地干干活,尽可能地为药费、家用多补贴些。“我年轻时当过兵,现在每月能领50元的补贴,老伴虽然没有任何补贴,但她算得上种地好手。四口人杂七杂八的收入加在一块儿,对于维持基本生活以及准备各自所需的药物刚刚算够。”父亲、儿子进出医院,花光了全家的所有积蓄,能借的亲戚借遍了,却只能勉强维持着吴国锁入院半个多月的治疗费用。等待肾源、换肾手术、后续治疗……一项项不可预知时日的医治花销让吴汉良和老伴一筹莫展。没了儿子儿媳的打工收入,一家人也都没了生活来源。为了尽可能地从齿缝中省下儿子的医药钱,别无他法的吴汉良只能“从自己身上下手”。从100多一小瓶的进口药,换成70元一瓶的国产药;从一天吃三顿药,变成一天只吃一顿药;从谨遵医嘱按时服药,到径自而为不再吃药……“手术后我一直在吃一种进口药,每顿的花销都在5、6块,再加上别的各种药,一个月吃药至少得花700多块。国锁住院后,我估摸着医药费绝对不是小数目,而家里也肯定拿不出,所以,能省则省,我现在身体也没什么不舒服的,估计药停一停也没事。”吴汉良的自主停药让老伴也有了“灵感”,即使自己吃的降压药、降血糖药并不昂贵,殷翠英也偷偷停了药。
老两口的“小聪明”最终还是被细心的洪春英识破了,压住上涌的泪水,她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慢慢劝导吴汉良和老伴。停药肯定是不可以的,万一出了什么事,老两口再倒下,这个家更是雪上加霜了!所以,即便是为了儿子能够安心治疗、儿媳能够安心照料,老两口也必须顾好自己的身体。”洪春英的一番话,吴汉良和老伴流着泪听进了。但是,经过权衡”的吴汉良却坚持每天只吃一顿药。
最无奈诉求:若能得“好心人”帮助,孙辈定当知恩报恩
吴汉良说,自己算过日子,距离医生所说的“半年保命期”已经过去了一半多,若是命运之神一直不眷顾,或许他的生命只剩不到100天。然而,这位做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老汉,却并不十分在意自己还能健康多久、生存多久,因为他每日每夜、每时每刻、每分每秒都在祈祷着儿子的“重生”。
“我们村经济落后,大多是淳朴憨厚的种田人,而吴汉良和殷翠英老两口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。有农活的时候,总能瞧见他们在田里忙碌的身影,而农闲时,他们也都是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,老实本分地做自己的事。”洪春英说,几十年邻居做下来,她深知老两口虽然表面淡淡然,但心里却极为乐于助人。“我2014年3月出车祸住了一个多月的院,出院回家后又卧床3个月。在老公忙工作、我无人照顾的那些日子里,是他们老两口大事小事的为我张罗,帮我度过了那段难过的日子。”谈及吴汉良一家如今的困境,洪春英难掩内疚和伤感,她说,自己除了能够在精神上给予二老支持抚慰外,物质上实在无能为力了。而她也希望,能有更多有善心有爱心的人能向这个五口之家伸出援手。
吴汉良说,即使儿子极其幸运找到肾源,巨大的手术费用缺口依旧让人绝望,但他还愿意相信天不绝人……吴汉良说,或许自己的身体不一定能够等到、看到儿子成功手术,但他坚信儿子会获得“重生”。大半辈子没有要求过别人、请求过别人,可吴汉良却说自己没法坚持这一原则了,因为如今的他愿意付出一切、换取更多的好心人来帮助儿子吴国锁。“所有愿意关心、帮助国锁的好心人,或许我没能力、没时间报答了,可是,我的乖孙女长大成人后一定会知恩报恩的!请求各位了,帮帮我儿子,让他续命吧!”(菀滢 尹媛 文/摄)
上一篇:昔日受助今朝助人 感恩社会传递爱心
下一篇:好心人,请快帮帮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