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的透析求生路
2015-04-03 11:05:39 来源:丹阳日报 点击:
▲这么多年来,俞凯父亲俞建平一直为儿子争取着点点滴滴的社会救助。
自13岁肚子痛入院,医院”便成了俞凯人生路上时常“停靠”、逗留”的“休整点”。就诊、挂水、用药、透析……俞凯的“保命路”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,2015乙未羊年,即将迈上第10年。对于这位正当青春的大男孩来说,独自行走的漫漫透析路上,他最初的“积极上路、渴望重生”,都已被慢慢“磨”成了“为了父母、奶奶的希望”的单纯坚持。
入院,辗转多地只为求生
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,也已回忆不起俞凯最开始是“如何得病入院”的,而对于俞凯自己而言,从得知病情到辗转多地持续治疗,一切都是措手不及地“按部就班”。
“那时候我刚上初一,和其他同龄男孩子一样,好动调皮、很有活力。但突然有一天就肚子特别痛,痛得我实在受不了,后来就被爸爸接了回去。”13岁的俞凯并不知道,一次“难以忍耐”的肚子痛竟让他没能再回到学校、回到课堂。“只记得是先在镇里看的,后来又去了市里,再然后又去了外地,即使我再不知事,也大概明白自己得的病并不简单。”
俞凯的爸爸俞建平告诉记者,从卫生院答复的“不知病因”,到市医院建议“去更大医院检查”,再到苏州医院确诊“患有尿毒症”,他是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何为绝望。“小凯当时就只有肚子痛一个症状,在新桥卫生院挂了几天水都不见效,所以我才带着他去了市里的医院,结果医生却说结果不理想,建议我们去大医院诊治,当我拿到苏州医院的尿毒症诊断书时,就觉得天都塌了。”
自苏州诊治数天归来,俞建平和妻子开始“轮番”带着儿子四处求医。无论是镇江等周边市,还是潍坊等外省市,只要有人提供“治疗尿毒症挺见效”的消息,夫妻俩都会带着俞凯立即奔赴好心人提供的“指向地”求医。
续命,一个人走上透析路
对于俞凯而言,“尿毒症”的确诊让他过早地开始饱尝艰难、苦难、不公;而对于其他家人而言,最宝贝的成员为“生命延续”而受折磨,让他们心如刀割。
在苏州确诊后,俞凯住院治疗了一周,花费了数千元医药费,效果却并不显见。然而,就这在一周的时间内,这个五口之家又添新打击。“几天效果不明显的治疗后,我们刚刚才在心理上有些接受小凯患病的事实,结果家里又生了事,让我和他妈妈不得不对小凯的治疗再做商议。”俞建平说,就在儿子“生病”整整一周的时候,在家得知消息的奶奶一时接受不了,竟突发脑溢血。“当时母亲的年纪并不算大,身体虽称不上硬朗却也还说得过去,结果没想到小凯生病对她的打击如此之大。”
虽然及时送医抢救保住了奶奶的性命,但后遗症却让她从此只能与床为伴、无法起身。“奶奶接回家以后,爸爸和妈妈更加难以分身,不知是该顾我还是顾奶奶。”最终,夫妻俩决定一个在家照顾母亲,一个在外照料儿子。然而,坚持了没有多久,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身心折磨让一家人疲惫不堪。经历了辗转多地的治疗,俞凯最终决定回丹阳,因为“透析保命”在哪儿都一样。
“在丹阳的话,无论是来回路途还是忍受治疗,我都可以一个人面对,因为离家很近。而父母也能分心照顾奶奶,并为维持整个家的生存而努力。”俞凯说,2015年,将是他独自“漫步”透析求生路的第十年了。
夙愿,生命还能再着颜色
每周一、三、五的三次透析,俞凯已经坚持了九年。
“一次透析的费用是700多块,刨除报销部分,个人支付也要三四百块,再加上其他一些医药费什么的,一个月小凯的治疗花销至少都要四五千,而瘫痪在床的母亲每月也需要一定的医药费花销。”俞建平说,如今家里有三个劳动力,但辛劳所得却实在不足以平衡每月的“必须支出”。
“小凯辛辛苦苦地在‘求生路’上坚持这么多年,无论是从保证他生命无碍的角度,还是不愿让他辛劳的角度,家里人都不可能让他出去工作挣钱。所以,除了卧床的母亲,我、妻子和父亲都在坚持工作。”俞建平和妻子分别在两个小工厂上班,即使天天加班也只能挣得2000余元的月工资,如若遇到状况不佳时或许只能拿到几百元每月;而俞凯的爷爷虽已年过七旬,却还在做着清理垃圾的工作,每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。“三个劳动力,养两个病人,却还是那么艰难。”俞建平说,即使乐观时三人所得勉强足够家庭支出,但累积欠下的数十万元外债却压得一家人“无望疲惫”。
“医生说尿毒症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换肾,可是先不说家里拿不出‘天文数字’的治疗费用,手术时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和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也都承受不起。”俞凯说,因为亲见过曾经的病友换肾后并未能“一直活下去”,所以自己只是想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坚持着“活得久一些”。而对于在乎、心疼俞凯的家人而言,让他好好活着、活得开心有意义则是最大的希望。
(菀滢 尹媛 文/摄)
上一篇:人间有爱,处处有情!
下一篇:烧伤整形外科医生王延明的妙手故事